BOB综合体育精彩回顾|2023《美术新闻》国际综述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2-14
 BOB综合体育2023年,全球艺术界风云变幻,又稳步向前。博物馆行业复苏,一场接一场的展览举办、新兴艺术家崭露头角,文物回归,艺术界的脉动和创新让人目不暇接。无数个引人瞩目时刻交织,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2023年,是国际博物馆界涅槃重生BOB综合体育、火力全开的一年。各国的博物馆宛如沐浴春雨的花朵,在久违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自去年开始,巴黎多个博物馆的游客数量稳步恢复。奥赛博物馆

  BOB综合体育2023年,全球艺术界风云变幻,又稳步向前。博物馆行业复苏,一场接一场的展览举办、新兴艺术家崭露头角,文物回归,艺术界的脉动和创新让人目不暇接。无数个引人瞩目时刻交织,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2023年,是国际博物馆界涅槃重生BOB综合体育、火力全开的一年。各国的博物馆宛如沐浴春雨的花朵,在久违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自去年开始,巴黎多个博物馆的游客数量稳步恢复。奥赛博物馆吸引了60万人次参观,蓬皮杜艺术中心为300万人次,尽管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远远高于预期。

  与此同时,卢浮宫和雅典卫城在内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也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大热,以至于纷纷推出限流措施。卢浮宫计划将每日参观人数限制在3万人以内,以创造更好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行业的活跃得到了真实数据的印证。由《艺术新闻》杂志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参观人数调查”显示,全球最热门的100家艺术博物馆全部实现参观人数的增长。在未来,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更多精彩展览的亮相,博物馆的全面复苏指日可待。

  疫情结束后,博物馆项目的工程建设稳步恢复,从新场馆的建造,到老场馆的翻新,为博物馆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促进公共教育、传播地区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印度艺术与摄影博物馆在2月18日在班加罗尔硅谷正式开馆。博物馆通过展览、出版和数字化等多种途径,全面还原印度现代历史,为吸引印度年轻一代和推广南亚艺术提供强力支持。

  在土耳其,该国“第一家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博物馆”,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经过五年的重建,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永久陈列“浮岛”启幕,展出土耳其当代艺术的年表。

  位于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馆过去经历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6月,博物馆重新开放,9个翻新的展厅能够完整地呈现所有藏品,包括英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肖像,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升级。

  10月,美国国家女性博物馆经过两年翻修后重新开放。此次翻修让博物馆拥有全新的展览空间,更加游刃有余地分享优秀的作品BOB综合体育,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倡导性别平等,与游客互动并开拓新的观众。

  2023年,艺术品拍卖迎来行业寒冬,整体增长趋于平缓。根据佳士得拍卖行年终报告,佳士得2023年在艺术品和奢侈品领域的销售额达到约62亿美元,比去年下降近三分之一。另一家拍卖行巨头苏富比销售平稳,全年收入预计达到80亿美元。据行业数据统计,全球拍卖会上前100件高价的拍品在2023 年的成交额为24亿美元,比2022年的41亿美元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一部分明星拍品力挽狂澜,惊艳拍场,从古典到当代的多位艺术家刷新拍卖最高价纪录。5月,路易丝·布尔乔亚的《蜘蛛》以3480万美元刷新女性艺术家雕塑作品纪录。11月,在佳士得纽约秋拍中,莫奈的《睡莲池》以7401万美元成交。苏富比纽约秋拍呈现毕加索《戴手表的女人》,以1.39亿美元成交,成为全年最高价拍品。

  10月11日至15日,历史悠久的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在摄政公园举办。本场博览会获得了全球艺术爱好者和藏家的关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蓝筹艺术家尤其受藏家青睐。

  艺术市场规模长期位列世界前三的英国受到脱欧的严重影响。苏富比英国分公司7月的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的利润下降了24%。巨匠臻藏艺博会等多个展会接连取消。疫情封锁的潮水逐渐褪去,税收等因素让处于低迷大环境下的英国市场雪上加霜。

  在传统市场停滞的同时,新兴市场快速成长,与全球对接。乘着线下艺术活动全面回归的东风,来自东亚、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国家一往直前,在艺术市场中不断探索,乘风破浪,开拓新阵地、新模式BOB综合体育,塑造多极化的全新格局。

  1月中旬,第一届新加坡艺术周如期举办,10天之内举办超过130场艺术活动,气氛热烈。聚焦东南亚艺术基金建立,首届新加坡艺博会隆重开启,开拓本地市场的同时将东南亚艺术带上世界舞台。

  2023年,韩国的艺术生态进一步蓬勃发展,展现出无限的潜力。第二届弗里兹首尔艺博会和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在9月初举办。白立方等国际画廊入驻首尔,高古轩画廊任命韩国业务的负责人,以期发现市场新机遇。

  7月7日至9日,日本首个具有保税地位的艺博会“东京现代”艺博会在横滨举办,弥补日本在世界级艺博会上的空缺,为提升日本当代艺术在全球的影响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尽管艺术市场在这一年面临着挑战和调整,但正是在这困难的时刻,才能展现市场强大的韧性。艺术依旧在激荡和重塑中焕发出不朽的魅力。

  2023年的国际艺术展览精彩不断,各大机构举办的主题展览和双年展搭建多元而引人入胜的艺术舞台。这一年见证了当代艺术的创新融合,古典艺术的更新,以及后殖民主义艺术的迸发。这些展览不仅见证了文化的多样性,也致力于扩大边缘化群体的声音,使观众置身于一个个精彩纷呈BOB综合体育、充满活力的艺术时刻。

  2023年是毕加索逝世50周年。法国和西班牙政府联合两国文化和外交部门,举办了50场“1973-2023 年毕加索庆典”活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毕加索在枫丹白露”,以纪念毕加索在立体主义和具象风格表现上的关键节点。德国博德博物馆的“西班牙对话”系列展览首场,呈现毕加索的经典作品和14 至 18 世纪西班牙的艺术精品之间的文化对线周年诞辰。从夜晚的《星月夜》到白天的《麦田里的柏树》,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梵高的柏树”,让这两件柏树主题的经典之作进行了世纪性的会面。

  荷兰国立博物馆开启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维米尔作品展,展出荷兰17世纪艺术大师维米尔全部37幅绘画中的28件,探讨作品的细节和生动的叙事,吸引了来自113个国家的65万名参观者,门票全部售罄,开创博物馆经济新范例。

  与此同时,各大洲的大型双年展接连举办,这些展览表达地区声音,推动全球艺术多元化发展,为观众和艺术从业者带来最前沿的艺术理念和实践。

  在韩国,第14届光州双年展于4月7日至7月9日举办。展览以“柔弱如水”为主题,以来自全球原住民社区的艺术家实践为重点,突出抵抗、团结、共存和关怀等关键词,致力于推动全球化变革。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5月20日至11月26日举办,以“未来实验室”为主题,探讨人口激增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非洲大陆能否成为未来变革的推动者。

  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艺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于9月至12月举办。本届双年展以“不可能的编舞”为主题,121组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启发思考和对话,以期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正义、自由和平等的理念。

  而中东地区的艺术生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多国积极开发文化资源,不遗余力地提升文化事业的全球影响力。首届艺术双年展于1月至4月在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吉达举办,以“第一个家”为主题,探索文化认同,展现文化贯通古今的艺术魅力。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双年展之一,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2月初拉开帷幕。展览以“在当下历史性的思考”为主题,连接地区文化与艺术创作,呈现全球后殖民主义艺术的最新成就。

  文物归还是近年来西方博物馆界的一大热点。大量被非法带出国门的文物终于迈上了归途。不过,对于归还的方式和标准,以及归还中遇到的挑战,各个国家和机构仍然在不断探索中。5月,巴黎卢浮宫前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发表报告,名为”共享遗产:艺术作品的普遍性、归还和流通”,将推动文物归还立法,促进文物流通与文化交流。

  在达成统一共识之前,许多国家早已采取行动,以亲身实践积极推动文物回家的进程。2月中旬,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宣布将向也门归还77件被掠夺文物。而也门处于战火纷飞的内战状态,这些文物将临时存放美国,建立归还国和归属国共同管理的新模式。叙利亚武装冲突期间受损的20件文物在捷克布拉格国家博物馆修复,在2023年重返叙利亚。9月,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向澳大利亚原住民归还174件物品,以双方平等的对话方式,让文物回到了归属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树立了文物归还的典范。

  步入博物馆的后台,大批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依然坚守岗位,对历史进行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探索,架起一座古今沟通的桥梁。研究人员在法国中部的一处洞穴内发现了五万七千多年前的雕刻,被认定为迄今为止最早的尼安德特人艺术。埃及文物部门公布了胡夫金字塔中一个新发现的封闭密室,位于金字塔正门上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同样在埃及,考古学家在丹德拉神庙遗址发现了吉萨大狮身人面像的微缩版。种种发现数不胜数,让隐匿在地下的历史重见天日。

  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让一部分历史的遗迹不幸失踪或毁坏。2月6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7.8级地震,造成数千人遇难,加济安泰普城堡等多座古建筑被摧毁。8月的夏威夷毛伊岛大火破坏了和兴博物馆、鲍德温之家等历史建筑。10月以来的新一轮巴以冲突让多个寺夷为平地。

  在灾难面前,文物与遗址的保护任重而道远。来自挪威的艺术家组建了冰川考古团队,致力于从正在融化的冰川下抢救文物,揭开埋藏在冰下的人类历史秘密。积极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才能让宝藏文化屹立不倒。

  这一年,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历经多轮风波,成为国际文博届的焦点。年初,大英博物馆就帕特农神庙浮雕的归还问题与希腊进行谈判,双方相持不下。8月,大英博物馆发生了轰动全球的藏品失窃事件,近2000件藏品失踪。此番事件引发了大英博物馆的名誉危机,中国、尼日利亚和希腊等国同时呼吁,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被掠夺的文物。10月,大英博物馆推出文物追踪网页,希望借助公众的力量,早日找回失踪的文物。

  2023年,跨界融合成为全球潮流。艺术与商业,艺术科技,艺术与时尚,各个行业的跨界合作拓展了文化的边界,改变了艺术的面貌BOB综合体育,为创意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陈出新的艺术与商业合作模式,创造出品牌与收益双赢的效果。2月初,在法国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4300万欧元捐赠的帮助下,巴黎奥赛美术馆将国宝级藏品,印象派艺术家古斯塔夫·卡耶波特的名画《划船派对》收入囊中。8月,国际知名拍卖行富艺斯宣布推出电商新平台Dropshop,每月与不同的艺术家个人合作,直接向藏家出售特别创作的艺术品,并与品牌合作,提供一级市场艺术品和商品的限量版收藏。9月,荷兰梵高博物馆与宝可梦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文创商品和公共教育活动。这场意料之外的合作迅速走红,让大批观众涌入梵高博物馆。12月,弗里兹艺博会宣布赞助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开创艺博会与大型双年展合作新格局。

  科技的应用渗透到艺术界的方方面面,大力助推艺术创作与传播。5月,奥地利维也纳旅游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猫成为了维也纳博物馆中最著名艺术作品里的主角,为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9月,佳士得拍卖行举办 “凯斯·哈林:像素先锋”在线拍卖会,著名波普艺术家凯斯·哈林在80年代末创作的五幅充满活力的数字绘画,在以太坊区块链上以NFT作品的形式首次公开出现。展览“战利品——十个故事”在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开幕,用数字技术讲述文物故事,为文物存档提供新的方法。

  艺术与设计是一场永恒的对话,二者结合,建立起生活与未来的连接点。4月16日至23日,第61届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以全球最重要的家具展“移动沙龙”为核心,以“未来实验室”为主题,聚焦循环经济和材料再利用,通过展览和一系列活动,席卷了时尚之都米兰的各个角落。6月,第四届伦敦设计双年展在伦敦萨默塞特宫举办,在时尚之都伦敦的背景下,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创意思想家,以“全球游戏:重塑合作”为主题,并通过设计激发国际合作的新形式。

  过去的这一年见证了艺术积蓄的力量。它超越了边界,传递了情感、思想和创意,为全球的艺术家和观众带来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一章。尽管各种不确定性纷至沓来: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战争和灾害阴云笼罩,也没有动摇人们对艺术在精神指引上的信心。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年份结束之际,我们期待着看到艺术在未来更加无限的可能。